作者:zxn123 | 发布于:2023年08月27日 | 浏览:290 次
AZDX128(广告招租联系我)
钱都被谁拿了?
2022年至2023年一季度,M2新增43万亿元,总量来到了280万亿元,照这个速度,年末可能就要冲破300万亿大关。
货币供应量是蹭蹭往上涨,但市场依旧嗷嗷叫穷。股市、收入、资产价格等都未见明显增长,曾经的夜壶,现在增速也降到了冰点,地方缺钱、企业缺钱,投放了这么多货币,钱究竟被谁拿了?
货币投放看着热闹,实际都被套到铁路、公路、地铁、产业园等基础设施上去了。
居民存款接连创新高,存款总量上百万亿,想象中银行应该很有钱,但这些天量存款对银行来说是负债,放贷出去的才是资产。银行贷出去的钱,大部分都流向常见的基础设施工程,比如动辄以亿计价的地铁、公路、铁路,还有水、电、热、燃气等生产和供应设施上,这些才是银行所谓的资产端。
但这些基础建设投入大,回报周期长,光靠收地铁费、高速过路费、铁路票价等,要收多少年才能回本。加上这些资产价格虚高,还没办法下调,那边利息还等着还,放出来的水刨去利息和还债,又能剩下多少?
展开全文
这两年监管对银行资金投放加以限制,收紧对地产和城投的资金投放。当初高周转模式的房企现在大多半死不活,债务压力之下烂尾项目激增,自身难保能保交楼就不错了。而城投还得肩负起自己的使命,棚改项目要做,烂尾楼要救,土拍市场得兜底,基础设施还得继续建,到处领任务,做项目,上头资金投放又给收紧,但M生工程、服务设施该做还得做,三个盖子五口锅,顾头又顾尾,大家都缺钱缺疯了,哪还有水流向实体经济,光是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空转就花完了。
因此钱是放了,但下面水都打不浑,缺钱的依旧缺钱。
最近多个城市地铁规划缩水,多条线路被砍,这些公共基础设施本就不是一门赚钱的生意,绝大多数都是靠补贴来勉强维持,现在口袋空空,大家只能走收缩路线,钱都紧着着急的地方,不着急的只能放缓。
另外在超大型施工单位非常出名的南通某建也走向破产,原因是无法清偿到期债务。工程款难要,大型企业也得整破产,总包都没钱,下面那些分包企业就不用说了。
回过头看当初的4万亿刺激计划,虽然被人诟病,但总归是利大于弊。因基建的迅速发力,大家有活干有钱赚,不论是物资耗材,还是开发建设,以及后续服务等,带动的是全范围消费就业,是财富创造和流通。放出来的天量货币,通过这一系列的流转被分配到各个领域。
而这两年看似放了很多水,M2增速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,但实际这些钱都被套到基础设施上,看似财大气粗,但很多都是无法变现的资产,现在连利息支付起来都吃力,因此存款利率一降再降。最近大行又开始集体下调存款利率,活期降到0.2%,定期直接告别“3时代”,不降地方连利息都快付不起了。
不鼓励大水漫灌,但还是要把水引流到实体。现在信贷供需矛盾,缺钱的不给贷,不缺钱的追着贷,下面都快渴死了,地方上承担着各项建设和服务支出,口罩和房地产一搞,收入少,支出多,最后资产和负债也就受损严重。实体缺钱后,企业收缩甚至倒闭,员工降薪甚至失业,有些企业工资都发不起了,拖欠好几个月,预期收入直接影响购买力,大家不敢消费又把钱存在银行,这样循环几波,水流不到外面,外面就真快渴死了。
什么玩意都不能急转弯,熄火了只会更麻烦,只能循序渐进,在保证安全稳妥的情况下,一步一步慢慢来。
公众号:大佛聊互联网金融(ID:lsdf628)。
AZDX128(广告招租联系我)
广告位 招租 联系QQ:517136954
打开微信,点击右上角"+"号,添加朋友,粘贴微信号,搜索即可!
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
发表评论